序言:何解霓虹?
陳伯康

霓虹招牌在一條線上誕生、也在一條線上終結。具體而言,這條「線」是一條注滿氣體的玻璃管,經工匠加熱並扭曲,藉著電能發光。一旦發光,便會產生種種變化:它模仿世間事物又將之抽象化、它持續散發光芒又閃爍不停、它既吸引注目卻又分散注意力。霓虹招牌的象徵、符號和文字成為了現代都市一個生動的縮影。

M+博物館的範疇跨越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流動影像 — 這就不難解釋M+為何開始收藏快將消失於香港街頭、具代表性的霓虹招牌。這樣做並非出於感性原因,雖然這個快將消逝於香港街頭的都市景觀確實會令人產生懷舊情結,而是出於它本身的意義,特別對紮根香港這座霓虹都市、以跨界別和視覺文化為主題的M+來說,霓虹招牌是個絕對值得探討的課題。


雖然這個快將消逝於香港街頭的都市景觀確實會令人產生懷舊情結,而是出於它本身的意義,特別對紮根香港這座霓虹都市、以跨界別和視覺文化為主題的M+來說,霓虹招牌是個絕對值得探討的課題。


視覺文化包括的形式極為廣泛,涵蓋視覺景觀裡的資訊、影像和意涵。霓虹招牌在香港的文化語境下是個不可忽略的存在 — 它們以種種字體、圖形、圖像設計傳遞各種訊息;它們因製作霓虹的技術與物料而生,同時又受其限制,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如書本之於印刷、數碼設計之於軟件一般。另一方面,若說霓虹招牌的創造者不為人知,亦未免過於自欺欺人。它們實際上由活生生的創造者製造,是意圖與過程的產物﹐但的而且確,「原作者」這個議題也變得越來越無關重要,因為時至今日,視覺文化的載體(如互聯網)令原作者的身份變得前所未有的模糊。而當霓虹招牌被挪用到攝影、視覺藝術、電影等媒介時,便會成為某種符號,代表著現代都市中的種種矛盾:燦爛與浮華、自信與脆弱、大眾的奇觀以及背後的疏離。霓虹招牌既賦予意義、又呈現意義,藉此棲身於視覺文化最肥沃的土壤裡,存在於媒介、訊息和觀者相連的界面之間。


霓虹招牌既賦予意義、又呈現意義,藉此棲身於視覺文化最肥沃的土壤裡,存在於媒介、訊息和觀者相連的界面之間。


霓虹招牌為20世紀寫下了富魅力的視覺語言,但到21世紀,霓虹招牌和有關製作技術卻被LED和其他更新的技術取代。說來也不無諷刺,這項向霓虹招牌致敬的計劃,正正發表在其中一個取代霓虹招牌的媒介上:數碼熒幕。然而,霓虹招牌這種因行業而生的工藝,本身亦帶著一種生不逢時的味道,或許這樣,它能以一種不合時宜的方式存在,並一直閃耀下去。

陳伯康

M+ 設計與建築 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