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建築:
香港霓虹招牌的
視覺語言
譚智恒

有說要知某城市有多繁榮富庶,且看她入夜後有多光亮。到過香港的遊客,壯麗的夜景必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自五十年代起,「東方之珠」這稱謂就成為了香港的同義詞。生動活潑的霓虹招牌,令人聯想起種種浪漫情懷,是「東方之珠」稱號的代表符號。霓虹招牌勾勒出香港的街道和社區,為城市注入動力。夜幕低垂,充滿生氣。

文字和視覺符號無處不在,滲透香港每個角落,蔚為奇觀。大量的中英文視覺信息,偌大規模,風格迥異,五光十色,以不同物料製作、不同潮流展現,揭示了此地的能量與精神。這些符號代表了我們的身份和美學氣質,也可窺見人們在這地球一隅的生活方式與文化。這就是香港。

霓虹招牌的製造技術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引入香港,但直到了二戰後,香港經濟快速復甦,霓虹招牌才得以茁壯成長。霓虹招牌是推廣各種商業活動的不二之選,大量用於各行各業如餐廳、百貨公司、戲院、酒吧、夜總會、桑拿浴場等。具有強大消費力和閒暇時間的客戶層不斷增長,商戶間的競爭越演越烈。霓虹招牌不但成為商家宣傳業務的必爭之地,也成為香港經濟與旅遊業發展的有力象徵。

招牌與香港的街道景觀

1977年,建築師Robert Venturi、Denise Scott Brown和Steven Izenour發表了一篇建築研究,題為《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當時建築界由現代主義思想主導,而Venturi等人的研究開創先河,探討的本土建築,其定義並不是建築物的實體,而是空間裡的文字與視覺溝通元素,換言之,建築就是符號。Venturi等人寫道:「[拉斯維加斯]的建築風格與符號是反空間的,是以溝通凌駕空間的建築;空間建築與景觀上的元素由溝通主導。」 1 這種以溝通主導的「反空間」建築概念,最佳例子就是一棟棟單調乏味的盒子樓宇,它們通常離道路有一段距離,並遠離途人和車輛。在七十年代以汽車主導的拉斯維加斯來說,人事活動隱藏於千篇一律的建築中,需要更大更誇張的招牌,以求引人注目,並增強「地方感」。

1970年代拉斯維加斯的霓虹招牌
圖片來源: Wikimedia

相比六、七十年代的拉斯維加斯,香港的都市建築發展走上頗為不同的道路。香港的人口密度比前拉斯維加斯高得多,而建築與都市規劃傾向以行人為中心,以多用途和垂直發展為本。行人經常與車輛擦身而過,店舖盤踞着地面及不時佔據以上幾層樓面,而基座以上則往往商住兼用。香港建築師兼城市規劃師Peter Cookson Smith仔細檢視過香港有機與即興的街道文化,以及視覺溝通如何成為獨特文化身份的一大元素。Smith寫道:「層層疊疊的招牌、種種瑣碎的細節和與人溝通的裝置,讓乏味的街景變得統一而充滿樂趣。這種統一感並不是來自較正統的、以形式化重複建築元素來建構的建築方法。」 2Smith認為即興與凌亂帶來的發展與變化,大膽地顛覆了原有的建築架構。這種「附加」方式,表現在香港人大膽創新地運用招牌作招徠,寄生於樓宇上。「消費的圖像經實際與比喻的方式運用起來,組成了街道的語言,並憑著在對立時的主導地位,表明一種象徵性的身份。」 3

書法與招牌

這種獨一無二的高密度城市景觀,源自把書法藝術融入建築的中國傳統,歷史悠久。垂直的對聯、橫向的匾額、牆壁和石碑上的鐫刻等,數千年來裝飾著廟宇、住宅、公共場所等的門戶和廳堂。身兼藝術家、詩人與作家的蔣勳這樣形容書法在中國建築裡的重要性:「書寫線條與建築物的功能性質配合,事實上,書法也已經是建築設計美學重要的一部分。」 4書法既具識別功能,亦具藝術的目的,通常由文人雅仕或書法家揮毫,然後予工匠雕刻。雖然霓虹光管招牌是舶來品,但中國招牌的傳統卻得以保存,且融合到本土霓虹招牌的視覺語言中。放大了尺碼與跨張了的視覺效果,更能反映日新月異的城市肌理和建築特色。香港文化評論人胡恩威就中文字在混合用途樓宇的角色這樣寫道:「混合用途建築之所以是香港風格的奇景,是因為建築物與文學產生的化學作用,建築物的外牆被文字包圍着,功能上文字成為空間用途的代號,讓街上的途人能夠閱讀和知道個別單位的功能和用途。這些文字的組合、字款的設計,為平平無奇的石屎建築帶來了一種充滿動感和活力的景象。」 
5


雖然霓虹光管招牌是舶來品,但中國招牌的傳統卻得以保存,且融合到本土霓虹招牌的視覺語言中。放大了尺碼與跨張了的視覺效果,更能反映日新月異的城市肌理和建築特色。


在實用層面上,招牌能提供環境導向指示,幫助人們尋找及識別地方和活動。不管是霓虹或其他類型的招牌,都可以和建築物合而為一或者成為建築物的延伸,為單調乏味的樓宇和社區賦予身份與個性。安裝招牌的初衷或許是因為功能上的需要,卻成為代表着人事活動、生活方式和本土文化的一種象徵。有些招牌特別為遠處觀看而設,有些則讓人從較近的距離觀看,視覺要求有所不同。除了一些放在店面、尺寸較小的霓虹招牌外,大部份霓虹招牌的設計都能讓人立即辨認和看懂,而且大多安裝在較高處讓途人仰望。霓虹光管十分明亮,不管是安坐在駛過的車輛抑或在悠閒漫步的人都能輕易地看到這些招牌。霓虹招牌的主要功能不是為附近環境提供照明,而是吸引途人注意光源本身,當中的視覺信息既在招牌中也關於招牌本身。換言之:媒介即是信息。

香港的招牌景觀分析架構

雖然香港的招牌經常給人不拘一格的混亂感覺,但當仔細觀察下,招牌如何在城市中展現卻有一套基本的模式。筆者將各類型的招牌與樓宇、行人和城市環境之間的互動,建立了一套分析架構,代表了十二種出現在香港城市中的招牌原型,並根據它們安裝在樓宇的三種位置,分成在建築物上伸延、在建築物外牆以及在店面這三大類。這些種類的招牌以不同的方式重複出現,遍及城市各處。藉著此分析架構,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招牌的各範疇,包括視覺表現、字體、設計、美學價值、內容要求、建造模式、觀看距離、與城市的互動等。

香港招牌景觀分析框架:街角建築物

香港招牌景觀分析框架:橫切面

香港招牌景觀分析框架:立面

伸延的霓虹招牌

上述十二種招牌或會以霓虹方式呈現,但霓虹光管大多用在伸延式招牌上。這種招牌以鋼架與鋼線安裝在樓宇上,是建築物的延伸物,從樓宇的外牆伸展出來,與樓宇和路面成垂直角度。

伸出直立式招牌是香港霓虹招牌中最有代表性的,不僅繼承了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現在北美各地城鎮的戲院霓虹招牌的特色,還發揚了中國的楹聯傳統。中文以垂直和水平排列也能閱讀,反之,英文字母垂直排列時則較難閱讀,並影響視覺效果,因此中文的直立式招牌比起英文版本更為協調。這些招牌從高樓大廈旁伸展出來,跟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成垂直角度,非常顯眼,倍覺震撼。直立式招牌常見於主要街道上,或樓宇的狹縫間,身處數百米外也能輕易地看見,看起來像懸浮在夜空似的。

信興酒樓(深水埗)
簡約的伸出直立式招牌,敦厚的隸書配以中式邊框。

單眼佬涼茶(油麻地)
此簡潔的伸出直立式招牌,幾個街口外也清晰可見。

伸出直立式招牌的最基本結構是簡單的直立長方形柱,四邊圍着邊框,通常由雙行線組成,也有裝飾性的邊框,好讓招牌在複雜的鬧市背景中突顯出來。柱的形狀除了長方形外,也有梯級狀、綻放狀、曲線狀和其他不規則形狀,上世紀中期十分流行,也是向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傳統的致敬。招牌的背景有素淨的,也有幾何圖案或平衡線的紋理。

柱的頂部在此稱為「冠」,通常以商戶的標誌或圖案裝飾。例如珠寶店的招牌常以光管構成閃亮的鑽石來推廣生意,專營鹽焗雞的客家飯店亦喜愛在招牌上畫上整隻鹽焗雞。也有招牌用上吉祥物,例如鹿園餐廳的招牌用上一頭鹿。這些圖像元素都是以簡單線條畫成,具有標誌性意思,讓人一目瞭然。

大金龍麻雀耍樂(灣仔)
此伸出直立式招牌尺寸雖然不大,設計卻甚為華麗。招牌冠以龍頭, 龍身包裹着整個招牌,底座為一朵白雲。

馮良記表行(灣仔)
大型伸出直立式招牌,矗立於香港島電車路上,甚為顯眼。手表品牌名字佔據了冠部和底座,而英文店名則極為細小。

柄的底部有時候會加上個寬闊的「底座」,用以寫上店舖的英文名稱或以其他中英文標語。跟招上其他字比較,底座的字體通常細小得多,不過因為居於較矮位置,底座的字體是讓人在較近處看的。招牌設計在雙語處理上較偏重視覺元素較突出的中文,用以吸引本地客戶,但對不諳中文的人仕也能發揮如地標般的作用。

雅苑餐廳(灣仔)
一家西餐廳的伸出直立式招牌,頂上冠以一顆閃亮的鑽石,底座為餐廳的英文名稱。鑽石顯然不是餐廳名字的象徵,也非代表業務的範圍。

從樓宇伸出來的懸臂式招牌也有橫向的,當中有不同的比例與高度。有些橫匾會延伸至馬路上離樓宇頗遠的上空,以配合信息的長度並儘量顯眼。跟伸出直立招牌比較,橫匾的設計方便人在近處辨認,特別是那些安裝在較矮處的。有些橫匾也擁有帶圖像元素或標記的標誌,有些橫匾底部附加了「欄標」,上面寫上該門生意的英文名字或標語。

永興大藥房(佐敦)
伸出橫匾式招牌,下方附以欄標。

悅香飯店(灣仔)
此飯店位處橫街,伸出橫匾式招牌冠以鹽焗雞的圖像,為該店的招牌菜。

伸出式招牌也有形狀不規則的,例如皇后大道西森美餐廳的霓虹招牌用上牛的形狀,讓人知道餐廳專營牛排。中環羅富記粥麵専家的招牌用上魚的形狀,代表着馳名的魚粥。此外所有的當舖都用上蝙蝠與金錢形狀的招牌,以代表財運,而「押」字與當鋪的名字也融匯於在圖像中。招牌的形狀成為與別不同卻又易於辨認的符號,在鬧市中特別顯眼,讓人很快就認得出來。

同德大押(灣仔)
傳統蝙蝠與金錢當舖招牌。

皇都桑拿(北角)
伸出不規則式招牌,頂上冠以皇冠,為商號的象徵。

太平館餐廳(銅鑼灣)
伸出不規則式招牌,頂上冠以餐廳的標誌。留意中文店名由右至左閱讀,英文則由左至右。

各商戶聯手令主要街道如彌敦道的招牌看上來和諧協調,這情況在香港沒有可能發生。現實情況可能剛剛相反:在這競爭極度激烈的環境中,各商戶的招牌都設法比對手更大更亮。有趣的是,從前每塊招牌的安裝大都十分禮讓,不會刻意互相遮蓋,招牌之間總會保持合理的距離。林林種種的直立與橫匾招牌不僅有實際的作用,還意外地營造了錯落有致的效果,充滿層次和活力。這種有機的發展可說比所有刻意的規劃或立法都還要有效,也象徵着香港人的原創精神。

建築物外牆的霓虹招牌

霓虹光管也會用於樓宇的外牆上,讓馬路對面的途人或乘車經過的人都能看到。這些招牌的形狀大多反映了建築物的形狀或結構: 橫向 (建築橫匾)、縱向(建築直柱)、包圍在位於十字路口的建築物的角位 (街角建築橫匾)、覆蓋整塊外牆連窗戶(立面覆蓋)。

就立面覆蓋招牌而言,整塊外牆或建築物本身也有效地轉化成為顯眼的地標,令人留意到該建築物。例如昔日在彌敦道售賣電器的泰林無線電有限公司,招牌就覆蓋整棟六層高的建築物外牆,招牌上的兩個中文字每個大約六米高,採用隸書字體設計。

店面的霓虹招牌

就街道水平的招牌而言,途人跟商店距離十分接近,霓虹光管的角色較不重要。如果用上霓虹招牌,尺寸通常較小,以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讓他們走進店內。在某些社區裡,傳統商用樓宇的突出部份會伸延至行人道上,商鋪的招牌大小乃取決於樓頂的高度跟行人的距離,霓虹招牌通常用在樓頂較高的店舖上,好讓街道對面的人也能看得到。

霓虹招牌的設計與製作

霓虹招牌通常會有個由金屬片製造的底座,再把光管安裝在底座上。圖文以金屬片立體模造或切割出來,然後焊接到底座上,再噴上顏色。有些字體和圖案輪廓會焊上凸起的邊坑圍起霓虹光管,令圖案及筆畫更加清晰。 底座的顏色選擇通常跟霓虹光管有異,好讓招牌在日光下和夜間亮着時的風格略有不同。

霓虹招牌通常由繪圖員負責設計,他們先繪畫比例較小的精稿,跟客戶商討和認可設計後才開始製作。精稿以圭筆蘸樹脂彩繪畫,線條和顏色十分仔細,交代底座的設計以及霓虹光管的結構。有時候會利用半透明的覆蓋圖來模擬霓虹光管亮起時的效果。

以樹脂彩和圭筆繪製的招牌精稿,按比例縮小。客戶認可設計後方開始製作。

以半透明覆蓋圖顯示霓虹光管配置的精稿。

設計霓虹招牌,有時候會僱用書法家以指定要求的風格先寫好比例較小的中文字,然後移印在精稿上,再行上色。設計經客戶認同後,書法家便會以原大比例製作字體。字體可用粗的毛筆以淡墨直接書寫在白雞皮紙上,或以絨頭筆勾畫出空心文字。製作時需顧及製成霓虹光管後的筆畫粗細和在遠距離觀看時的可辨性。有些時候,工匠會直接利用繪圖員繪畫的精稿,以鉛筆畫上格線,在原大的雞皮紙人手放大至實際比例,然後製作光管。

以白雞皮紙和絨頭筆繪製的一比一原大字稿,為製作霓虹光管時的指引。

霓虹師傅運用這些實際尺寸的繪圖為指引,小心翼翼地計算所需光管的長短,以及扭曲光管的方法。既要忠實地表達繪圖員的心思,還要避免屈曲光管時自己的手被燒傷。此外,製作時也需要考慮光管之間的連接和如何接駁電源。

霓虹招牌的字體
文字是霓虹招牌設計的重點:以最簡明的方式,以商店的字號作為視覺識別,並描述產品或服務性質。字體的風格與信息的鋪陳同樣重要。以字體為溝通媒介,為的不是以具象的圖畫融入字形中,而是要清晰地表達字面意思,並營造氣氛和格調這些較抽象的感覺。不同的字體風格可引起不同的聯想:可靠、傳統、獨特、莊重等。字體並不是純粹的藝術表現形式,而是受制於種種技術因素,例如製作方式與物料,並顧及實際條件,包括文字的可讀性、比例、觀看距離,此外還要考慮當時的美學潮流以及視覺傳統如何得以繼承。

整體來說,霓虹招牌除了旨在營造視覺上的印象,還要能理解內容,而招牌本身發揮着如符號或地標般的作用。霓虹招牌設計的關鍵在於其「即時性」:路上的行人和車上的乘客沒有充裕的時間去解讀複雜的視覺及語言訊息。好的霓虹招牌,用字與視覺形式大多十分簡潔,並予以適當的餘白,從遠處觀看時,信息也不致混雜不清。

華康餐廳(灣仔)
伸出直立式招牌。 圖文與背景的對比失衡,複雜凌亂的背景紋理影響招牌辨別能力。

整體來說,霓虹招牌除了旨在營造視覺上的印象,還要能理解內容,而招牌本身發揮着如符號或地標般的作用。

中國書法的影響

中文字非常適合用於霓虹光管這媒介,尤其是書法字體。直到九十年代後期,書法字體仍然常見於霓虹招牌。雖然某些字體的筆畫結構或行草等較潦草字體在製作上為霓虹工匠帶來一定的困難,書法字體仍是充滿個性的必然之選。

在霓虹招牌中,楷書向來是主要的中文字體選擇。楷書源於漢朝 (公元前206至公元220),盛於唐朝(公元618–907)。歷代書法大師如的範本經常有招牌工匠臨摹。

楷書有不少類型,在香港北魏體一直是最流行的,常用在霓虹和其他類型的招牌。北魏體能在招牌上大行其道,已故本地著名書法家、書法老師與招牌書法家區建公(1887–1971)的功勞不少。跟正楷比較,北魏楷書的結構稍微不對稱,筆觸較重且筆畫的粗細對比較少,收筆和轉折處較誇張,遠距離觀看時,筆畫突出,令字形容易辨認,有碑刻的影子。北魏楷書雖然欠缺唐代正楷的秀麗,卻豪邁奔放,古意盎然,同時又講究實際,因而廣泛用在各行各業,包括餐廳、夜總會、藥房、當鋪等。

霓虹招牌中各種常見中文字體比較(由左至右):正楷、北魏楷書、隸書、印刷宋體。和傳統書法字體比較,印刷宋體用於霓虹招牌中,視覺震撼顯得較弱。

近年來,數碼字體開始取代書法,效果有時卻不盡人意。畢竟大部份數碼字體是為尺寸小得多的印刷品而設計,將之直接放大至如建築物般的極大比例時,自然失去其視覺震撼力。

外國字體風格


香港招牌的中文字具備各門各派的書法風格,英文字的風格則較簡單。大楷字母用於建築物和招牌上的文字在西方有悠久的歷史,感覺莊重,有碑文的特質。用在中英混合的招牌裡,英文字大多用狹窄的無襯線體,跟中文書法有明顯對比。因中文店名通常比英文短,較小而壓縮的字體也能把兩種文字的尺寸拉近。雖然這樣對不諳中文的人而言,比較難於閱讀。無襯線體的風格大多為十九世紀流行於歐洲的Grotesque體文字。襯線字體較少用在霓虹光管上,大概因為字體結構複雜的關係。

霓虹招牌中各種常見外國字體比較(由上至下):無襯線窄身大楷字、連貫的草體、羅馬襯線體大楷字。

另一種常見於霓虹招牌的英文字體是各式各樣的草寫字體。草體跟手寫字體相似,或可看成中文毛筆書法的英文版。招牌的英文字以這些方式跟中文書法結合,或許視覺上不大協調,但卻充滿本土特色,代表着某個時代的風格。草寫字體感覺比較率性隨意,多受娛樂場所歡迎。

美利堅京菜(灣仔)
伸出橫匾招牌,以行書配搭英文草體。

幾何結構的中西字形在三十至六十年代曾經風行一時,主要因為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在上海盛行。這種風格的文字較為容易以霓虹光管製造。但正如所有潮流一樣,這種風格的霓虹招牌在香港已經所餘無幾。

不論中文或英文,霓虹光管的字形皆以單鈎或雙鈎方法屈折出來。字體高度少於五十毫米時,雙鈎法並不可行。非常巨型的字體,可以在筆畫中間加上單線或多條線紋,或以平行線填充,以增強視覺效果。

kt-28

幾種不同中文字體筆畫的處理方法(由左至右):單鈎法、雙鈎法、雙鈎加中線、雙鈎加多條中線、平行線。

展望將來:何去何從?
正如本文所述,霓虹與其他種類的招牌塑造着香港的城市經驗:不單透過視覺語言,而且也與建築、城市肌理和人們的生活互動。這種「溝通的建築」,不管如何兼收並蓄、隨性而行,背後總有其模式,對觀看功能有所要求,而衍生了其視覺表達形式。霓虹是一種可塑性高的媒體,在香港不但承傳了其北美故鄉的美學上特質,還繼承了中文書法的豐富傳統,適應本地環境,這都要多得本地一群大膽創新的霓虹工匠和設計師。凡此種種,為香港帶來獨一無二的本地視覺文化,創造出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城市經驗,難忘且意義深遠。

過去十多年,香港霓虹招牌的數目持續下降。霓虹招牌發放的柔和燈光,一度為街道營造了浪漫得近乎超現實的景觀。時光荏苒,此景觀漸漸被巨型廣告牌取代,明目張膽地鼓吹全球化與無節制的消費主義,我城從此面目全非。從前,五花八門的霓虹招牌,代表着獨立經營、風格迥異的個體小商戶,如今已漸漸被連鎖店與國際品牌取代。新的招牌往往是了無生氣的巨型噴畫海報,上面滿是超寫實的人像與消費品,覆蓋著建築物的整堵外牆,在泛光燈照耀下,晝夜不分,沒留下半點想像空間。

本文的精神並不是哀歎一門「逝去的藝術」或懷緬一段輝煌的歷史,而是希望清楚地理解霓虹及其他形式的招牌在香港的價值與意義,好讓我們薪火相傳,將之昇華、重新詮釋、推往新的層次。希望本文可牽引更多的討論,引起公眾欣賞並保存本土招牌的視覺文化。

譚智恒

文字及信息設計師、研究員及教育工作者。現職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兼傳意設計學科主任暨信息設計研究室主任。譚氏專注於文字編排設計與信息設計的相互關係,尤其熱衷於編排結構、導向指示和雙語並行上的問題,從事此等範疇的教學、設計及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