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的沒落
鄧芷茵

香港霓虹招牌行業自1990年起迅速沒落。這些昔日照亮了整條街道的霓虹招牌逐漸被摒棄,以及被其他招牌物料如日光燈箱取締,當中尤以LED (發光二極管,以下簡稱為LED)為甚。以點陣形式構圖的LED改變了街道的夜景觀,使街道充斥著無數白色和七彩的小燈泡,印證著經濟、法律、社會及科技上的轉型如何導致霓虹式微。

LED的冒起
科技日新月異, 更新穎、更高效能的技術總把舊的技術淘汰,霓虹光管也難逃這宿命。在二戰後的數年,霓虹曾被當時流行的日光燈箱取代。日光燈箱在設計上容許更多的可能性,即使在高速駕駛中或遠距離亦得以窺見,故大型汽車公司經常使用日光燈箱招牌。直到近年,日光燈箱才被LED此等新科技所取代。LED於1962銳角初露,由於初期它發出的燈光亮度較低,因此多被應用作指示式的燈光。LED的技術其後更臻完善,更經濟更光亮的小燈泡為商家帶來霓虹以外的另一個選擇。霓虹光管需屈曲整支玻璃光管,點陣式的LED相比之下在構圖上更具彈性,普遍來說解像度亦較高。同時,LED有多種顏色選擇,而霓虹光管的顏色則受制於灌注的貴氣體,較少顏色可供選擇。

圖一及二 : LED 招牌是由細小燈泡所組成﹔霓虹光管是由玻璃光管屈製而成。

另外,雖LED招牌的起造價錢和霓虹招牌不相伯仲,但LED招牌的用電量的確較霓虹招牌少,因此長遠來說,使用LED招牌的成本會相對較低。維修方面,LED招牌的維修費用也比霓虹招牌低,因為霓虹招牌需定期檢查,而且當損壞時需整支光管更換 1,不像LED招牌般只更換損壞的燈泡。 此外,LED的光度比霓虹光管強五倍,有利商戶吸引途人注目。綜合以上各點,LED招牌在技術上及經濟上都較霓虹招牌優勝。

圖三及四 : 霓虹光管適用於圖形勾畫及書法字形。

圖五 :這個位於油麻地的LED 招牌由密集的LED 燈泡組成,令處於遠方的行人亦對之難以忽視。

條例及法律因素
自二十世紀初,霓虹招牌不論於現實或想像中,都已成為現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亦曾是旅遊發展局推廣城市的賣點之一。可惜的是,政府在整體的政策上很少顧及霓虹招牌的存亡。而事實上,早在1912年港英政府就制定了《宣傳品規定條例》以規管宣傳式廣告。「任何會破壞任何的天然美麗風景或損害性地影響任何地區的宜人之處的宣傳品」2均屬違法。任何違反或不遵守此法例的人均需繳交罰款、拆除違例的招牌,以及有機會被判監禁三個月。雖然有關當局並未嚴加執法,而違法所需承擔的後果亦未有效地對其時急速增加的違例招牌產生阻嚇的作用,但此條例仍反映了政府從美學層面規管招牌的意圖。

「… 政府在整體的政策上很少顧及霓虹招牌的存亡。」

在制定《宣傳品規定條例》後的八年,即1920年,港英政府增設有關宣傳品的附例,清楚列明霓虹招牌的定義,以及安裝的守則。任何人如若希望安裝或展示霓虹招牌,均需向市政局提出申請,並需提供由警務處處長、消防處處長和註冊建築師所發出的相關批准文件。由於條例沒有清楚訂明政府部門之間的分工,致使申請的過程變得過於繁複,因此未能有效規管違例的招牌;另一方面,亦增加了市政局於1949年向霓虹招牌徵稅的難度。其時政府建議每年向招牌持有人徵收的費用為: 首 20 平方尺$100,及後每 10 平方尺$100,以增加庫房收入。然而,由於在技術上難以實施,加上業界反對,此建議於1950年被撤回。

由此可見,隨著時代變遷,立法的重心從美學轉移至經濟考慮,到近年轉至安全因素作考慮。例如2003年推出的《安全及維修招牌指引》以及2013年9月實施的《違例招牌檢核計劃》,透過加速拆卸大型的霓虹招牌和每五年一檢的計劃,反映政府對於公共安全的關注。新修訂條例較為清晰,故加快了招牌拆卸的速度。屋宇署自2006年起便每年拆卸約 3000 個違例招牌。

「由此可見,隨著時代變遷,立法的重心從美學轉移至經濟考慮,到近年轉至安全因素作考慮。」

正面形象

文化的轉移亦導致霓虹的衰落。霓虹招牌在二十世紀在歐美國家開始盛行,其後捲席至亞洲多個城市,成為繁盛及現代化的象徵。其後,西方國家對霓虹的印象漸漸改變,而香港九十年代至今對霓虹的印象,也同樣變得負面。霓虹破舊、妨害風化的負面形象,窒礙了提倡正面及可靠形象的商戶對其的採用。

「城市發展推動了科技、社會及政制發展,同時也是這三者的最大寫照。『改變』是城市最大的特質,同時也可能是霓虹招牌被淘汰的原因 。」

另一方面,社會因素也可能是其中一個促使霓虹衰落的因素。隨著時代的變遷,招牌在功能上及觀感上都有著重大改變。以往途人依賴招牌引路及尋覓城中熱點,現在卻多依賴如Google地圖,Foursquare及OpenRice開飯喇等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途人再仰首以招牌引路,只需埋首於四寸寬的手機螢幕中。與此同時,在急促的社會節奏下,商店的短促壽命也驅使店主投放較少的金錢或資源製作大型招牌。

城市發展推動了科技、社會及政制發展,同時也是這三者的最大寫照。「改變」- 是城市最大的特質,同時也可能是霓虹招牌被淘汰的原因 。霓虹招牌雖從街道景觀中消失,但不代表這門工藝會被滅絕。也許霓虹將進一步延伸至其他文化領域,繼續在社會的視覺文化的國度發熱發亮。

此文章在周麗珊協助下完成。
鄧芷茵

M+ 項目研究員